您怎么定义医联体这种模式?理想状态下的医联体能发挥什么作用?
回答:任何一个以上医疗机构的联合都可以称为医联体。一般可以区分为实体性,或是虚体性的联合。医联体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只要符合参加者的目标和期望,都算是对参加者而言的理想状态。当然从社会角度讲,希望通过医联体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和增进病人的满意度。
据您了解,中国目前试点的医联体的运行情况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
回答:目前我还没有听说过一个非常成功的医联体,也许还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是否有助于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一些难题,例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和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医联体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跨越不同管理体制和部门所有制,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组合和有效利用。例如,不同医疗机构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财政预算单位等。
怎样评价一个医联体确实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若要医联体取得成功,需要哪些制度支撑?
回答:这与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有关。如果希望达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使用,资源向基层倾斜的话,我们就可以以这方面的指标来衡量。最主要的制度支撑就是打破部门所有制,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同时落实医疗机构独立自主的法人治理结构。人事制度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医务人员只有在医联体内的不同医疗机构之前兼职、流动,才能发挥有效使用资源的作用。
您在《医联体缘何不叫座》这篇文章里写到,如何保持稳定的医患联系,这是医联体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存在好几个医联体的情况下。那对于北京市今年将建设20家医院联合体的做法您怎么看?是否会加剧医患联系的不稳定?这个数量是否合理?依据国外的经验,人口多的大城市医联体规模是怎样的?依据什么而设立?
回答:医联体的建设需要与病人如何使用医疗资源的就医行为变化结合起来。如果病人仍然到处任意就医,不受任何约束的话,医联体便无法发挥管理病人的作用。至于究竟推进的速度如何,应当发挥医疗机构本身的积极性,不要简单采取政府单刀推进、拉郎配的作法,这样往往效果不好。在国外,这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当然,政府行为的效率非常高,但是只有在符合事物规律的情况下,高效率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卫生部表明2013年将在全国推广医联体模式,您觉得现阶段是全国推广的一个成熟时机吗?
回答: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巨大,采取全国全面推广的作法往往会违反不同地区的客观需要,效果并不理想。我个人认为,我国医疗领域内存在着大量严重问题,医联体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以,希望依靠医联体来推动整个医改的话,并不会收到效果。只有在一些根本的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改革,才能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