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
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已经出台多次,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但是公立医疗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从医院床位的比例、医院门诊数和住院量的比例来看,公立医院仍然占有接近90%的份额。正是由于许多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并没有得到执行,社会办医的发展仍然无法突破,所以这次新的政策措施在许多方面加强了力度。
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以来,各方面的改革都有很大进展,但是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社会办医的发展壮大将有利于创造外部竞争压力,促使公立医院发生变化。
促进社会办医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推动内需增长、保证就业水平,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根据人们需求发展的规律,在基本温饱满足之后,对于医疗健康的需要增长很快。特别是在新医改扩大了社会医保的覆盖面,许多原来看不起病的人对于医疗的需求开始增加,整个社会对于医疗的需求近年来有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通过促进社会办医来扩大医疗资源供给,满足人们需要,这对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组合拳
社会办医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这次新的国务院文件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措施,并且有不少亮点和新的措施。
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是允许社会办医的第一道关口,是医疗机构开办的准生证。这次的文件在市场准入方面包括了许多具体规定,主要有:1)公开透明:将审批程序、审批主体和审批时限向社会公开。2)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取消不合理的前置性审批事项。3)不得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之间不做限制。在市场准入方面,现实中还是困难重重,社会办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经历重重难关和手续才能获得批准。
区域规划。即使社会办医突破了市场准入的难关,往往还会受阻于政府医疗资源区域规划,因为规划对于医疗机构和大型设备的数量和地域布局有限制。区域规划长期以来的做法是,首先满足公立医疗机构的需要,让社会办医起拾遗补缺的作用。这表现在让社会办医地点上去市场条件不好的边缘地区、城乡结合部等人口不多、交通不便利的地点,而公立医疗机构却占据着最为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服务项目和大型设备上,也是首先限制社会办医。这次的文件也有一些重要突破:1)信息公开:定期公开规划的内容。2)纳入规划:将社会办医纳入规划,预留发展空间。3)取消限制:在总量的规定下,取消对社会办医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这一条是一个重要突破,为社会办医打开了发展空间。
医保定点。是否能够纳入社会医保的定点范围,是影响社会办医发展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社会办医难以进入医保定点支付,造成了病人不足。这次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要求不能将医疗机构的所有者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条件,不能以定点数量已满等理由排除社会办医进入医保。
财政支持。财政历来只支持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机构得不到政府资金的支持。这次文件提出,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范围,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的补助政策。政府购买服务同样可以适用于社会办医机构。
学术发展。社会办医机构缺乏学术发展的条件,这是无法吸引医疗人才进入社会办医的重要原因,而缺乏人才又是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次文件规定,在职称评定、科研课题、成果评价等方面,社会办医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社会办医机构同样可以获得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医生考核机构、医学临床教学基地的资格。社会办医机构可以参与医学协会、职称评定机构、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使得社会办医机构享有同样的学术地位。
社会办医发展需要解放思想
社会办医的发展还需要公立医疗的深入改革。例如,公立医疗定价机制的改革,政府定价和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严重偏低,不仅阻碍了公立医疗服务本身的发展,也使得社会办医的价格无法提高,阻碍了社会办医的发展。公立医疗对于人才的垄断更是阻碍社会办医发展的首要障碍。医生的自由执业将会使医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医生的自由流动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医生收入市场价格,使得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为社会办医提供发展的条件。
社会办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更广的角度来思考,即政府在医疗行业中究竟应当发挥什么作用,这也是世界各国医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传统的思维定势认为,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满足老百姓的利益。这种思维的前提是,认为政府是万能的,政府一定能够比市场和社会更灵。
其实,医疗的主体部分与一般的私人物品一样,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来得到满足,社会医疗机构完全可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不然市场竞争的力量将会迫使他们做到。正是由于医疗的特殊性,我们强调需要发挥社会办医中非营利机构的作用,这样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弱化营利的动力,更好的满足病人的需要。因此,正确的指导原则应当是,让社会办医(包括营利和非营利)在医疗中发挥主导作用,让政府的公立医疗机构发挥辅助作用。只有当社会办医无法办好的情况下,才需要公立医疗机构来承担。
例如,从世界各国的办医经验来看,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军队医院、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院,这些医疗机构无法获得正常的市场利润,所以无法由社会办医机构来承担,只能有公立医疗机构来承担。这些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财政,从而他们能够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医疗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公益性。
我国目前的公立医院只具有名义,而不具备真正意义,既没有足够的政府投入,也没有提供公益性的服务。解放思想就要抛弃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还给公立医疗真正的内容,这需求缩小公立医疗的范围,让出空间给社会办医。